【书名】:《平和县志》
【作者】:平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出版社】:北京:群众出版社
【时间】:1994
【页数】:1004
【ISBN】:7501410798
书籍大小: 32M
书籍清晰度: 清晰版
书籍完整性: 完整
概述
大事记
卷一 建置
第一章 沿革
第一节 隶属
第二节 境域
第三节 治所
第二章 区划
第一节 清朝区划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区划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后区划
第一节 镇领属
第三章 乡镇领属
第二节 乡领属
第四章 废村新村
第一节 废村
第二节 新村
附:古今地名对照表
卷二 自然环境
第一章 地质
第一节 地层
第二节 侵入岩
第三节 构造
第四节 矿藏
第一节 类型
第二章 地貌
第二节 山峰
第三章 气候
第一节 气候要素
第二节 四季气候特征
第三节 气候区分布
第四章 水文
第一节 河流
第二节 地下水
第五章 土壤
第一节 土壤类型及其养分
第二节 土壤分布
第二节 牧草植被
第六章 植被
第一节 林木植被
第七章 动植物
第一节 动物种类
第二节 植物种类
第八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台风
第二节 暴雨
第三节 干旱
第四节 “三寒”
附一:重大灾情
第六节 其他
第五节 霜冻
附二:异常现象
卷三 人口
第一章 人口分布与变动
第一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
第二节 人口迁徙
第三节 人口消长
第二章 人口构成
第一节 民族构成
第二节 性别构成
第三节 年龄构成
第五节 职业构成
第四节 文化构成
第三章 家庭 婚姻
第一节 家庭
第二节 婚姻
第四章 人口控制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政策法规
第三节 节育绝育
第四节 晚婚晚育
第五节 优生优育
第五章 姓氏
第一节 姓氏录
第二节 姓氏分布
卷四 政党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平和县地方组织
第一节 组织机构
第二节 共产党员
第三节 历次党的代表大会
第四节 县委领导工作
第五节 宣传工作
第六节 统一战线工作
第七节 纪律检查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平和地方组织
第一节 组织概况
第二节 主要活动
第三节 派系斗争
附:三青团平和地方组织
卷五 政权 政协
第一章 明清县署和民国政府
第一节 县署
第二节 县公署 县政府
第三节 基层政权
附:县参议会及国大代表选举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一节 苏维埃政府
第三章 人民政府
第四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
第三节 政务纪要
第四节 基层政权
第四章 人民政协
第一节 组织机构
第二节 历届政协会议
第三节 主要活动
卷六 农业
第一章 生产条件
第一节 耕地
第二节 劳动力
第三节 畜力
第四节 农机具
第五节 综合农业分区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第一节 土地改革
第二节 互助组
第三节 农业合作社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
第五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六节 国营农场
第三章 农作物
第一节 粮食作物
第二节 经济作物
第一节 耕作制度
第二节 良种推广
第四章 农业技术
第三节 种植技术
第四节 施肥
第五节 病虫害及其防治
第五章 农田基本建设
第一节 改造中低产田
第二节 平整土地
第六章 养殖
第一节 禽畜饲养
第二节 水产养殖
第一节 行政机构
第二节 事业机构
第三节 养蜂及其他
第七章 管理机构
卷七 林业
第一章 森林资源
第一节 面积 蓄积量
第二节 树种与分布
第二章 山林权属
第一节 私有山林
第二节 集体山林
第三节 国有山林
第一节 采种育苗
第三章 造林育林
第二节 植树造林
第三节 林木抚育
第四节 封山育林
第四章 森林保护
第一节 护林防火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
第三节 以法治林
第五章 基地建设
第一节 一般用材林基地
第二节 特种经济林基地
第一节 国营林场
第六章 营林组织
第三节 速生丰产林基地
第二节 社(乡)办林场
第三节 队(村)办林场
第四节 “两户一体”
第七章 林业产品
第一节 木材
第二节 毛竹
第三节 橡胶
第四节 其他林副产品
第八章 林业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二节 采运管理
第三节 育林基金管理
卷八 茶果
第一章 茶叶
第一节 面积 产量
第二节 品种
第三节 茶树栽培
第四节 基地建设
第五节 茶叶加工
第二章 水果
第一节 面积 产量
第二节 种类 分布
第三节 琯溪蜜柚及其他名果
第四节 重点果场
卷九 水利 水电
第一章 水利建设
第一节 蓄水工程
第二节 引水工程
第三节 提水工程
第四节 堤岸工程
附一:山格兴建“军民堤”纪略
附二:报废水利工程
第二章 水电建设
第一节 小水电
第二节 骨干电站
第四节 水能开发
第三节 电网
第五节 供电
第三章 抗旱抗洪
第一节 抗旱
第二节 抗洪
第四章 管理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第二节 水利管理
第三节 水电管理
卷十 工业
第一章 所有制
第一节 私营个体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
第二节 公私合营
第四节 全民所有制
第五节 “三来一补”及“三资”企业
第二章 门类
第一节 机械
第二节 食品
第三节 化工
第四节 电力
第五节 印刷
第六节 陶瓷
第七节 烟草
第九节 竹木加工
第八节 塑料制品
第十节 采矿
第十一节 其他
第三章 名优产品
第一节 机械类
第二节 食品类
第三节 其他
第四章 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二节 企业管理
第一章 企业门类
第一节 工业
卷十一 乡镇企业
第二节 建筑业
第三节 运输业
第四节 商业 饮食服务业
第五节 农业企业
第二章 企业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二节 管理体制
第三节 收益使用
卷十二 交通运输
第一章 水路
第一节 航道
第二节 渡口 码头
第一节 古道
第二章 陆路
第二节 公路
第三节 公路养护
第三章 桥梁
第一节 木桥
第二节 石板桥 石拱桥
第三节 钢筋混凝土桥
第四章 运输
第一节 水上运输
第二节 陆上运输
第三节 搬运装卸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五章 交通管理
第二节 路政管理
第三节 航政管理
卷十三 邮电
第一章 机构
第一节 邮驿
第二节 邮局
第三节 电信局
第四节 邮电局
第二章 邮政通信
第一节 邮政网路
第二节 邮政业务
第一节 电报
第三章 电信通讯
第二节 电话
第四章 革命根据地通信
第一节 交通站
第二节 电台
第五章 管理
第一节 计财供应管理
第二节 业务技术管理
第三节 人事管理
卷十四 城乡建设
第一章 县城建设
第一节 街巷
第三节 供水 排水 供电
第二节 房屋建设
第四节 园林绿化
第二章 乡村建设
第一节 集镇建设
第二节 村庄建设
第三章 建筑业
第一节 建筑队伍
第二节 建筑设备
第三节 勘察 设计
第四节 建筑技术
第二节 规划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四章 建设管理
第三节 工程管理
第四节 用地管理
第五节 公房管理
第五章 环境保护
第一节 环卫组织
第二节 “三废”治理
第三节 水土保持
卷十五 商业
第一章 所有制
第一节 私营商业
第三节 集体商业
第二节 合营、联营商业
第四节 国营商业
第二章 商品购销
第一节 商品购进
第二节 商品销售
第三节 集市贸易
第三章 对外经贸
第一节 商品出口
第二节 商品进口
第三节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第四章 饮食、服务、旅游业
第一节 饮食业
第二节 服务业
第三节 旅游业
第五章 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二节 经营管理
第三节 财务管理
卷十六 供销合作
第一章 机构设置
第一节 解放前合作社
第二节 解放后供销合作社
第二章 业务经营
第一节 采购业务
第二节 生产资料供应
第三节 生活资料供应
第四节 饮食服务业
第五节 社办企业
第三章 扶持生产
第一节 引进新品种
第二节 建立商品生产基地
第三节 资金援助
第四节 科技服务
第五节 广设商业网点
第四章 企业管理
第一节 民主管理
第二节 管理制度与体制改革
第四节 股金分红
第三节 合作商店管理
卷十七 粮油购销
第一章 粮油市场
第一节 经营网点
第二节 自由购销
第二章 粮油统购
第一节 粮食征购
第二节 加价收购
第三节 油料统购
第三章 粮油统销
第一节 城镇供应
第二节 农村统销
第二节 仓储管理
第一节 粮政管理机构
第四章 粮油管理
第三节 调运管理
第四节 票证管理
第五节 粮店管理
卷十八 财税
第一章 财税体制
第一节 财政体制
第二节 税收体制
第二章 财政收支
第一节 收入
第二节 支出
第二节 民国时期税收
第三章 赋税
第一节 明清时期赋税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后税收
第四章 管理监督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二节 财务管理
第三节 税务管理
第四节 财政监督
第五节 审计监督
卷十九 金融
第一章 金融机构
第一节 民间金融机构
第二节 银行分支机构
第三节 信用合作社
第四节 保险机构
第二章 货币
第一节 货币种类
第二节 货币流通与管理
第三章 储蓄存款
第一节 单位存款
第二节 城乡个人储蓄
第三节 信用合作社存款
第四章 信贷
第一节 民间信贷
第二节 工商信贷
第三节 农业信贷
第四节 信用合作贷款
第五节 基建投资与贷款
第五章 保险
第一节 险种
第二节 保费 理赔
第六章 其它业务
第一节 代理国库
第二节 发行收兑债券
第三节 收兑金银
第四节 侨汇解付
第一节 计划管理体制
第一章 国民经济计划
卷二十 计划 统计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
第四节 物资分配计划管理
第二章 经济结构
第一节 社会生产结构
第二节 农业内部结构
第三节 农村产业结构
第四节 工业内部结构
第三章 国民经济统计
第一节 统计管理体制
第二节 统计业务
第三节 统计调查
第四节 人民生活调查
卷二十一 工商行政 物价 计量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第一节 市场管理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第三节 商标、广告和经济合同管理
第二章 物价管理
第一节 物价控制
第二节 物价检查
第三节 价格补贴
第三章 计量管理
第一节 计量制度
第二节 计量监管
第四章 管理机构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局
第二节 物价委员会
第三节 计量所
第四节 其他机构
卷二十二 社会团体
第一章 工人组织
第一节 解放前工会组织
第二节 县总工会
第二章 农民组织
第一节 农民协会
第一节 共青团
第三章 青少年组织
第二节 贫下中农协会
第三节 农会
第二节 少年先锋队
第四章 妇女组织
第一节 解放前妇女组织
第二节 县妇联会
第五章 工商界组织
第一节 商会
第二节 工商联
第三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第一节 海外华侨公会
第二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第六章 华侨界组织及其他团体
第三节 海外联谊会
第四节 其他团体
卷二十三 民政
第一章 优待 抚恤
第一节 优待
第二节 抚恤
第三节 困难补助
第四节 优抚代表会
第二章 安置
第一节 复退军人安置
第二节 移民安置
第一节 救济
第三章 社会福利
第二节 扶贫
第三节 福利事业
第四章 老区建设
第一节 老区分布
第二节 老区扶建
第五章 其他民政事务
第一节 婚姻登记
第二节 地名管理
第六章 管理机构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民政机构
第二节 解放后民政机构
第三节 老区建设管理机构
卷二十四 劳动人事
第一章 劳动管理
第一节 机构设置
第二节 劳动就业
第三节 劳力调配
第四节 职工培训
第五节 劳动保护
第六节 职工奖惩
第二章 人事管理
第一节 机构设置
第三节 人员调配
第二节 人员编制
第四节 人员培训
第五节 考核与奖惩
第三章 工资 福利
第一节 工资
第二节 福利
第四章 退休离休管理
第一节 退休离休
第二节 组织活动
卷二十五 公安司法
第一章 解放前司法
第一节 机构设置
第三节 司法活动
第二节 审判制度
第二章 人民公安
第一节 打击犯罪
第二节 监所管教
第三节 治安行政管理
第四节 出入境管理
第五节 消防
第三章 人民检察
第一节 刑事检察
第二节 经济检察
第三节 法纪检察
第四节 林业检察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第五节 监所检察
第一节 审判制度
第四章 人民法院
第二节 刑事审判
第三节 申诉复查
第四节 民事审判
第五节 经济、林业案审判
第五章 人民司法
第一节 法制宣传
第二节 调解
第三节 律师
第四节 公证
第一节 民国时期兵役
第二节 人民政权兵役
卷二十六 军事
第一章 兵役
第二章 驻军
第一节 清朝及以前的驻军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
第三节 民国时期共产党驻军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后驻军
第三章 地方武装
第一节 清及民国地方武装
第二节 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
第一节 组织建设
第四章 民兵
第三节 主要活动
第二节 军事训练
第四节 人民防空
第五章 重要战事
第一节 农民起义
第二节 抗倭、抗清斗争
第三节 反军阀斗争
第四节 平和暴动
第五节 开辟革命根据地的战斗
第六节 抗日救亡斗争
第七节 扩大革命根据地之战
第二节 平和县的和平解放
第六章 解放平和
第一节 接管芦溪
第三节 平息反革命暴乱
第四节 剿匪
第七章 军政军民关系
第一节 拥政爱民
第二节 拥军支前
卷二十七 文化
第一章 民间文艺
第一节 游艺
第二节 民乐
第三节 民谣
第四节 彩楼
第五节 谚语 谜语
第六节 民间故事
第二章 文学艺术
第一节 文学
第二节 美术 书法 摄影
第三节 音乐 舞蹈
第四节 戏剧
第三章 群众文化
第一节 文化馆(站)
第二节 庙会
第三节 戏曲会演
第四节 展览
第四章 新闻 电影 广播 电视
第一节 报纸报道
第二节 电影
第三节 有线广播
第四节 电视 音像
第五章 图书 档案 史志编纂
第一节 图书馆(室)
第二节 图书发行
第三节 档案
第四节 地方志编纂
第五节 文史编写
第二节 管理
第六章 文化管理
第一节 机构
卷二十八 教育
第一章 县学 书院 社学 私塾
第一节 县学
第二节 书院
第三节 社学与义学
第四节 私塾
第二章 幼儿教育
第一节 幼儿园(班)
第三章 小学教育
第一节 学校设置
第二节 教养 教育
第二节 学制 课程 教材
第三节 教育 教学
附:部分小学简介
第四章 中学教育
第一节 学校设置
第二节 学制 课程 教材
第三节 教育 教学
附:部分中学简介
第五章 中等专业、职业教育
第一节 师范教育
第二节 职业技术教育
第二节 解放后成人教育
第一节 民国时期成人教育
第六章 成人教育
第七章 革命根据地教育
第一节 小学教育
第二节 成人教育
第八章 教师
第一节 聘任
第二节 待遇
第三节 素质和培训
第九章 教育经费和学校设施
第一节 经费
第二节 勤工俭学
第四节 教学设备
第三节 校舍
第十章 教育行政管理
第一节 行政机构
第二节 学校管理
第三节 升学制度
卷二十九 科学技术
第一章 科技组织与队伍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二节 县级科研单位
第三节 群众学术团体
第四节 科技队伍
第一节 科普宣传
第二章 科技普及
第二节 科技培训
第三节 科技咨询服务
第三章 科技研究与推广
第一节 科技研究
第二节 科技推广
第三节 获奖科技成果
卷三十 医药卫生
第一章 医疗卫生机构
第一节 县级医疗卫生机构
第二节 乡村医疗机构
第三节 其他医疗机构
第一节 中医
第二章 医疗队伍
第二节 西医
第三节 人员培训
第三章 医疗技术
第一节 中医
第二节 西医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第四节 巡迴医疗
第五节 民间验方秘方
第四章 卫生防疫
第一节 公共卫生
第二节 疾病防治
第五章 妇幼保健
第一节 接生
第二节 妇女保健
第三节 儿童保健
第六章 药物
第一节 地产药材
第二节 制剂
第七章 管理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第二节 医政管理
第三节 药政管理
第四节 医疗制度
卷三十一 体育
第一章 群众体育
第一节 传统体育
第二节 职工体育
第三节 农民体育
第四节 老年人体育
第五节 苏区体育
第二章 学校体育
第一节 幼儿体育
第二节 中小学体育
第三节 业余体校与人才输送
第一节 县内比赛活动
第二节 参加地(市)级比赛成绩
第三章 体育竞赛
第三节 参加省级比赛成绩
第四节 参加全国、国际比赛成绩
附:国家等级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表
第四章 机构 设施
第一节 体育机构
第二节 体育设施
卷三十二 风俗 宗教
第一章 风俗
第一节 生产习俗
第二节 生活习俗
第三节 礼仪习俗
第四节 岁时节日
第五节 良风美德
第六节 其他习俗
第二章 宗教
第一节 基督教
第二节 佛教
第三节 道教
卷三十三 文物 名胜
第一章 古遗址 古墓葬
第一节 商周时期文化遗址
第二节 古窑址
第三节 古墓葬
第一节 城墙 关隘
第二章 古建筑
第二节 古桥梁
第三节 寺庙祠阁
第四节 亭塔坊表
第五节 生土楼
第三章 石刻
第一节 摩崖石刻
第二节 碑碣
第四章 革命文物
第一节 革命遗址
第五章 文物保护
第一节 普查 征集
第二节 纪念性建筑
第二节 维修 管理
第三节 馆藏文物
第六章 风景名胜
第一节 三坪八景
第二节 灵通十八景
第三节 九峰八景
第四节 三大瀑布
附:历代歌咏平和景观名篇
卷三十四 方言
第一章 平和的闽南方言
第一节 语音分析
第二节 分类词表
第三节 语法特点
第二章 平和的客话
第一节 语音分析
第二节 分类词表
第三节 语法特点
卷三十五 人物
第一章 人物传
第一节 古代人物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
第二章 人物录
第一节 获国家级奖励的专业技术人员名录
第二节 外籍华人和侨、港、台胞名录
第三节 在县外任副县(团)级以上干部名录
第四节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名录
第三章 人名录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时健在的老红军名录
第二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
第三节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名录
第四节 举人、进士名录
第四章 人物表
第一节 模范人物名表
第二节 民国时期在县外担任国民党县团级以上军政官员名表
第三节 国民党政府军队抗日阵亡的平和县籍将士名表
(三)清朝平和知县王相重修平和县志序
(二)清朝邑令金镛拟修平和县志序
(一)明署邑令朱统鈨自序
一、旧《平和县志》序选
附录
(四)清道光十三年署知县事黄许桂重修平和县志序
(五)知平和县事杨卓廉序
二、建置平和县治疏
(一)添设清平县治疏
(二)再议平和县治疏
三、碑文选
(一)明宫詹学士黄道周《王文成祠碑记》
(二)明户部侍郎蒋孟育《平和县学碑记》
(三)明御史马明衡《平和县碑记》
(四)明河南副使张士良《重筑城垣功德碑记》
(五)清朝知平和县郭廷彩《义学碑记》
四、重要文件选
(一)中共平和临时县委给省委的报告
(二)平和暴动宣传口号标语
(三)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关于平和暴动宣传大纲
(四)中共福建省委、共青团福建省委致平和工友农友书
五、林语堂文选
六、平和县199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七、1992年平和县五套班子领导成员名录
编后记
赞助《平和县志》出版的单位和个人名录
《平和县志》编修审定机构、人员名录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