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元朝简史》
【作者】:邱树森著
【出版社】: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时间】:1999
【页数】:519
导论--元史史料与主要文献概述
第一章 蒙古的兴起和大蒙古国的建立
第一节 蒙古的起源和繁衍
第二节 12世纪的蒙古各部
一 蒙古各部的分布
二 蒙古各部的经济生活
三 蒙古社会的阶级状况
第三节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
第四节 大蒙古国的建立
第一节 臣服畏兀儿、哈剌鲁和灭亡西辽
一 臣服畏兀儿
第二章 蒙古的军事扩张
二 哈剌鲁归附蒙古
三 灭亡西辽
第二节 成吉思汗西征
一 蒙古西征前中亚地区的政治态势
二 成吉思汗西征
第三节 灭亡西夏和金朝
一 三征西夏
二 进攻金国
三 西夏之亡
四 金朝之亡
一 绰儿马罕西征和阿母河行省的建立
第四节 绰儿马罕西征和拔都西征
二 拔都西征和钦察汗国的建立
第五节 进攻南宋和统一吐蕃、大理
第六节 旭烈兀西征
一 旭烈兀西征与伊利汗国的建立
一 蒙古西征的深远影响
第三章 大蒙古国的施政
第一节 窝阔台汗的施政
一 礼仪、官制和法制建设
二 赋税制度的制定
三 河中及其以西地区的治理
四 建都和林
第二节 乃马贞氏称制和贵由汗施政
一 乃以贞氏称制
二 奥都剌合蛮擅权
三 贵由汗施政
第三节 蒙哥汗的施政
一 铲除政敌
二 三大行政区的设置和管理
三 括户与包银
四 命忽必烈治理汉地
第一节 元朝的建立
一 忽必烈夺取汗位
第四章 元朝的建立和世祖朝的统治
二 中统建元和建立元朝
第二节 全国统一
一 平定叛乱
二 灭亡南宋
三 元朝大统一的意义
第三节 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一 中央和地方官制
二 军制
三 刑法
四 赋役制度
五 铨选制度
六 户籍制度
七 四等人制
第四节 色目人治国
一 赛典赤治陕滇
二 阿合马理财
三 卢世荣短暂主政
四 桑哥擅权
第五节 元朝前期的各族人民起义
一 中统、至元前期的反元斗争
二 至元后期的人民起义
第一节 成宗守成与赛梁秉政
第五章 元代中期的统治
第二节 武仁授受与仁宗之治
一 武宗施政
二 仁宗之治
第三节 英宗新政与南坡之变
一 英宗新政
二 南坡之变
第四节 两都之战与文宗之治
一 倒剌沙擅权与两都之战
二 文宗夺位与燕铁木儿擅权
三 文宗之治
一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第五节 元代中期的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
二 各族人民起义
第六章 顺帝朝的统治和元末农民大起义
第一节 顺帝前期的统治
一 伯颜擅权
二 脱脱“更化”
三 社会矛盾的激化
第二节 元末农民起义的初起
一 北方红巾军颍上首义
二 南方红巾军建立“天完”政权
三 元廷出兵镇压
四 方国珍、张士诚起兵
一 宋政权的建立
第三节 元末农民起义的再起与失败
二 南方红巾军的兴衰
三 张士诚、言国珍叛复无常
第四节 朱元璋的崛起和削平群雄
一 朱元璋的崛起
二 削平群雄
第五节 元朝的覆亡
一 顺帝后期的朝政
二 明师北伐
第一节 社会阶级状况
一 地主阶级各阶层及其土地占有
第七章 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 劳动人民状况
第二节 农业生产
一 元初的重农政策
二 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第三节 手工业生产
一 官手工业
二 民间手工业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
一 大运河的开凿
二 海运的开通
三 驿站的发达
一 钞法的施行
第五节 商业
二 国内贸易
三 对外贸易
四 城市经济的繁荣
第八章 文化科技的进步
第一节 文学艺术
一 元曲
二 诗文
三 艺术
第二节 哲学、史学和其他学科
一 哲学思想
二 史学
三 语言文字和翻译学
第三节 宗教
一 佛教
二 道教
三 伊斯兰教
四 基督教
第四节 科学技术
一 天文历法
二 数学
三 地理学
四 农书
五 水利学和水利技术
六 医药学和营养学
七 工程技术
第九章 少数民族的新格局
第一节 蒙古族
一 漠北的蒙古族
二 中原和南方各地的蒙古人
三 西北的蒙古族
第二节 西北各族
一 畏兀儿族
二 党项等族
三 甘青地区各族
一 回回人的来源
第三节 回回民族的初步形成
二 回回人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
三 回回人的社会习俗
第四节 藏族
一 元朝政府对吐番的管辖
二 藏传佛教的发展
三 文化艺术
第五节 东北、西南、中南各族
一 契丹、女真和东北各族
二 西南各族
三 中南各族
第一节 元朝的对外开放政策
第十章 中外关系的扩展
一 高丽
第二节 与东亚各国的交往
二 日本
第三节 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
一 安南、占城
二 真腊、罗斛、暹、八百媳妇
三 缅国
四 爪哇及南海诸国
第四节 与南亚各国的往来
一 德里算端国
二 马八儿、俱蓝诸国
一 密昔儿、马格里布
三 僧伽剌
第五节 与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联系
二 西亚阿拉伯各国
三 东非各国
第六节 与欧洲各国的往来
一 欧洲人的东来
二 列班·扫马访欧
三 中国和欧洲经济文化交流
附录一 蒙元世系表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