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晋冀鲁豫边区史》
【作者】:齐武著
【出版社】: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时间】:1995
【页数】:673
一、边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与战略地位
绪论
二、行政区划沿革
附:抗日战争胜利后边区各行政区、专区、县治及市的名称和隶属关系
三、战前中国共产党在边区各地的组织及活动状况
第一章 根据地的创建(1937年11月-1938年10月)
第一节 抗日战争爆发,华北战场的形势
第二节 八路军在山西前线的作战,华北敌后战场的开辟
一、中共冀豫晋省委的建立,群众的抗战动员
第三节 晋冀豫根据地的创建
二、为晋东南根据地奠基的诸战斗
三、山西新派力量的兴起及其在根据地创建中的作用
四、冀西、豫北地区的开辟
第四节 平原游击战争的开展,平原根据地的开辟
一、冀南区的开辟
二、冀鲁豫边、鲁西与湖西根据地的初建
一、日本“对华问题”的新方针,日军对根据地的分割、封锁
第一节 武汉、广州失守后敌后战场斗争的激化
第二章 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1938年11月-1940年12月)
二、冀南、晋东南区的反“扫荡”与激烈的交通战
三、冀鲁豫平原根据地的继续开拓与鲁西北危局的挽回
第二节 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及其被击退
一、国民党的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政策
二、国民党对河北的争夺与山西“十二月政变”
三、边区军民的反摩擦斗争
四、“漳河划界”
一、黎城会议,根据地建设方针的提出
第三节 边区的统一
二、冀南、太行、太岳行政领导的统一,鲁西、冀鲁豫边两区的分别统一
第四节 百团大战
一、战役经过
二、战役的影响及评价
第三章 根据地的坚持(1941年1月-1942年12月)
第一节 日本侵略者的猖狂进攻
一、“治安强化运动”
二、日军暴行
第二节 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国民党与日伪对根据地的夹攻
第三节 根据地严重局势的出现
第四节 边区政府的成立与民主政治之推进
第五节 根据地军民的顽强战斗
一、再接再厉的反“扫荡”与交通破击战
二、向敌后之敌后挺进--对游击区、敌占区的反复争夺
三、平原根据地的艰苦支撑
第一节 军队建设
一、军队的扩大整顿
第四章 根据地的建设(一)--建军、建党、建政
二、军区建设与根据地的武装结构
第二节 武装群众与群众武装
一、自卫队、民兵的组织、任务与作用
二、民兵的战术与战绩
三、战斗与生产结合
第三节 党的建设
一、抗战以来边区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大发展
二、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党
一、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和旧政权的改造
第四节 政权建设
二、村选运动与基层政权的健全
三、公安司法工作与法制建设
第五章 根据地的建设(二)--加强财政经济工作,开展对敌经济斗争
第一节 确立财政经济工作体制,健全财政经济工作
一、财政体制的确立与财政经济政策的制定
二、整顿税收--从合理负担到统一累进税
三、统筹统支和供给制
第二节 发行地方本位货币,占领金融市场
第三节 管理贸易,积极开展对敌经济斗争
第六章 根据地的建设(三)--减租减息,充分发动群众
第一节 战前边区农村的阶级状况和土地问题
一、各阶层的土地占有状况
二、租佃关系和地租形态
三、高利贷、商业资本剥削及其它
第二节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第三节 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与贯彻
一、减租减息运动(上)
二、减租减秘运动(下)
第一节 新闻出版事业的艰苦缔造
一、新闻工作
第七章 根据地的建设(四)--文化教育医药卫生事业的再建与发展
二、出版工作
第二节 教育事业的重建和发展
一、干部教育
二、国民教育的恢复与改造
三、蓬勃发展的社会教育
一、大众化的文艺创作和新启蒙运动
第三节 普及抗战文化,开展新启蒙运动
二、活跃的农村戏剧运动
第四节 医药卫生事业
第八章 根据地的恢复和再发展(上)(1943年1月-1944年12月)
第一节 根据地工作的深化
一、温村会议,根据地建设的经验总结
二、整顿三风运动,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三、精兵简政,厉行节约
一、灾荒的蔓延及其对根据地的威胁
第二节 救济灾荒,生产运动的举步
二、救济灾荒--大生产运动的序章
第三节 根据地的恢复
一、1943年的反“扫荡”作战
二、太南、豫北根据地的恢复
第九章 根据地的恢复和再发展(下)(1943年1月-1944年12月)
第一节 开展大生产运动,建设自给经济
一、“组织起来”,发展农业生产*
二、整顿与发展合作事业
三、公营经济的发展与工业生产
四、军队生产自给
第二节 群英会的召开,对大生产和群众杀敌运动的推动
第三节 根据地的再发展
一、对敌局部攻势作战的开始
二、水东地区的开拓
三、豫西根据地的开辟
第十章 从局部反攻到全面反攻(1945年1月-9月)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地积极准备反攻
一、局部反攻的继续与扩大
第二节 1945年上半年的对敌攻势
二、对根据地内敌人据点的围困
第三节 敌后根据地的全面反攻
第四节 敌后抗战小结
第十一章 解放战争过渡阶段的边区(1945年10月-1946年6月)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的政治形势
第二节 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国民党挑动内战
一、国民党抢夺人民抗战胜利果实的阴谋
二、边区的自卫反击战斗
三、关于“黄河归故”的斗争
第三节 短暂的和平,根据地的休养生息
一、休养生息,医治战争创伤
二、反奸清算斗争
第四节 根据地社会性质的变化与农村新貌
第十二章 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的边区(1946年7月-1947年6月)
第一节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边区战场的形势
第二节 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打退敌人的猖狂进攻
第三节 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运动
第四节 边区人民全力支援战争、支援前线
第五节 边区部队的内线反攻--豫北战役和晋南战役
第十三章 解放战争战略反攻阶段的边区(1947年7月-1948年8月)
第一节 战局的转折,边区部队转入外线反攻
第二节 豫皖苏区形势的根本改观
第三节 土地改革的完成
一、全国土地会议,边区土地改革的完成
二、民主整党,解决土地改革的遗留问题
第四节 对边区土地改革的认识及几个问题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内线敌人的肃清,解放区之扩大
第十四章 华北解放区的统一,边区建制的撤销
第二节 会道门问题及其解决
一、会道门的一般情况,共产党早期对会道门的态度
二、会道门在边区各地的活动及会道门问题的解决
第三节 晋冀鲁豫、晋察冀两区合并,统一的华北解放区之形成
后记
附编:烈士传略
征引参考书籍报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