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油茶品种志》
【作者】: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编著
【出版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时间】:2016
【页数】:724
【ISBN】:7503881690
【SS码】:14407217
序
前言
PREFACE
上篇/总论
第一章 油茶的发展历史及主要用途
第一节 油茶的栽培与产业发展史
一、我国古代对油茶的栽培和利用概况
二、油茶产业发展历程
第二节 油茶的主要用途及经济价值
一、茶油的价值
二、油茶饼粕的利用价值
三、油茶壳的利用价值
四、油茶的其他利用价值
第二章 我国山茶属植物的分布及其特征
第一节 山茶属植物分类及分布特点
一、可以直接作为食用油利用的物种资源
二、作为食用油植物资源有待深入研究的山茶物种
三、可以作为能源树种利用的山茶物种资源
第二节 我国油茶的分布特点
一、油茶的水平分布
二、油茶的垂直分布
第三节 油茶果实性状
一、表型性状
二、内含物变异
第四节 油茶形态及生物学特征
一、根的形态与发育
二、茎的形态与发育
三、叶的形态与发育
四、新梢形态与发育
五、芽形态与发育
六、花形态与发育
七、果实及种子
八、油茶物候期
第三章 油茶主要栽培物种资源
一、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
二、小果油茶(Camellia meiocarpa Hu)
三、越南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 Huang)
四、攸县油茶(Camellia yuhsienensis Hu)
五、浙江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 Hu)
六、南山茶(Camellia semiserrata Chi、)
七、滇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
八、多齿红山茶(Camellia poluodonta How ex Hu)
九、茶梨油茶( Camellia octopetala Hu)
十、博白大果油茶(Camellia gigantocarpa Hu)
十一、西南红山茶(Camellia pitardii Coh、St、)
第四章 油茶良种选育
第一节 油茶优良类型与优良家系选育
第二节 油茶无性系与无性系品种选育
一、优树选择
二、优良家系和优良无性系的选育
三、油茶无性系全国区域性鉴定
第三节 油茶杂交育种
一、亲本选择
二、油茶的杂交育种
第四节 油茶的良种繁育
一、油茶无性繁殖技术
二、良种母树林、种子园及采穗圃的建立
第五节 油茶育种程序
第六节 油茶高产良种示范与推广
第五章 油茶良种性状调查描述规范
第一节 术语和定义
一、油茶
二、叶面隆起性
三、鲜果出籽率
四、干籽出仁率
五、干仁含油率
第二节 性状指标测定与描述方法
一、生活型
二、树形
三、树姿
四、芽鳞颜色
五、芽茸毛
六、叶片着生状态
七、叶长、叶宽
八、叶片大小
九、叶形
十、叶片侧脉数
十一、叶色
十二、叶面隆起性
十三、叶齿锐度
十四、叶齿密度
十五、叶基形状
十六、叶尖
十七、叶缘形态
十八、花朵数
十九、盛花期
二十、萼片颜色
二十一、萼片茸毛
二十二、花冠大小
二十三、花瓣颜色
二十四、花瓣数
二十五、子房茸毛
二十六、花柱长度
二十七、花柱开裂数
二十八、柱头裂位
二十九、成熟期
三十、结果量
三十一、果实形状
三十二、果实大小
三十三、果皮颜色
三十四、果面
三十五、单果重
三十六、果皮厚度
三十七、单果种子数
三十八、种子形状
三十九、百粒重
四十、种皮颜色
四十一、干籽出仁率
四十二、种子均匀度
四十三、含油率
四十四、油脂成分
四十五、耐寒性
四十六、抗病虫性
第三节 良种资源性状特征照片拍摄要求
一、照片拍摄性状
二、照片拍摄要求
第四节 油茶良种性状指标描述格式
一、A类:基本信息
二、B类:生境信息
三、C类:植物学特征
四、D类:育种测定信息
五、E类:收集与繁殖信息
六、F类:抗性、适应性及遗传多样性
七、G类:经济性状特征信息
八、H类:保存库(点)观测记录信息
九、I类:育种利用评价
第五节 油茶良种野外调查表格
一、油茶良种林分调查(表5-4)
二、油茶良种林分性状描述(表5-5)
三、油茶良种果实性状测定(表5-6)
四、油茶良种无花性状调查情况(表5-7)
下篇/油茶主要良种资源
参考文献
附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单位油茶良种选育清单
中文名索引
拉丁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