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教育志
北京:方志出版社
2013 年
758 页
ISBN 9787514408027
作者:
三门峡市教育局编
序 1
凡例 1
概述 1
大事记 8
第一编 教育组织机构与管理 41
第一章 行政及事业机构与管理 41
第一节 教育局(教委) 41
第二节 内设机构 43
第三节 局辖二级机构(事业科室) 47
第四节 县(市、区)教育局(教委) 49
第五节 局(委)直属学校 56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三门峡市教育局委员会 60
第一节 机构沿革与人事更迭 60
第二节 党委工作概况 67
第三章 群团组织 72
第一节 教育工会 72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77
第三节 中国少年先锋队 79
第四节 教育学会 80
第四章 民主党派 81
第五章 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82
第一节 机构沿革及人事更迭 82
第二节 工作概况 83
第六章 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 86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86
第二节 督导检查与评估 88
第七章 电化教育馆 96
第一节 机构沿革 96
第二节 电化教育发展与工作概况 96
第三节 教育信息化建设 99
第八章 宣传机构 100
第一节 三门峡教育电视台 100
第二节 报刊编辑委员会 101
一 三门峡教育报 101
二 三门峡教育 101
三 三门峡日报·教育周刊(三门峡日报·科教文专刊) 102
四 教育网站 102
五 三门峡教育信息 102
第二编 官学 书院 私学 104
第一章 官学 104
第一节 中央官学 104
第二节 地方官学 105
第二章 书院 107
第三章 私学 108
第一节 义学 108
第二节 学塾 109
第三编 学前教育 111
第一章 学前教育发展概况 111
第二章 任务 目标 管理 119
第一节 任务与目标 119
第二节 管理 120
第三章 课程 教材 教法 123
第一节 学制与课程 123
第二节 教材与教育活动 127
一 教材 127
二 教养活动 128
第三节 教育方法与手段 131
第四章 卫生与保健 133
第五章 幼儿园选介 137
第四编 小学教育 144
第一章 小学教育发展概况 144
第二章 学校管理 159
第一节 行政管理 159
第二节 教学管理 161
一 对学年、学期及教学、假期时间的规定 161
二 教学常规管理 162
三 学业成绩考核与使用(升、留级、毕业) 163
第三节 招生与学籍管理 164
一 招生 164
二 学籍管理 166
第三章 教育任务 学制 课程 教科书 167
第一节 任务和培养目标 167
第二节 学制 169
第三节 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170
第四节 教科书 179
第四章 教育教学 181
第一节 课堂教学及教学活动 181
一 常规教学活动 181
二 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改革 182
第二节 课外学习与课外活动 185
第三节 学科成绩考核改革 187
一 对考试次数、考试科目门数的改革与控制 188
二 考核方式的改革 188
三 成绩记分方法的改革 188
第四节 教学手段的改革 188
第五章 学校选介 189
第五编 普通中学教育 200
第一章 中学教育的发展概况 200
第二章 学校管理 217
第一节 组织行政管理 217
一 领导体制 217
二 管理体制 218
三 工作会议制度 220
第二节 教学管理 222
一 对学年、学期及教学、活动,假期时间的规定 222
二 教学常规管理 223
三 学业成绩考查与使用(升、留、跳级及毕业) 224
第三节 学籍管理 226
一 入学与招生 226
二 休学、复学、转学、退学、借读 227
三 纸介质学籍档案管理 229
四 毕业生的分配与安置 230
第四节 管理活动 231
第三章 教育任务 学制 课程 教材 233
第一节 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 233
第二节 学制 235
第三节 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236
第四节 教材 255
第四章 教育教学 259
第一节 课堂教学及教学活动 259
一 课堂教学常规 259
二 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改革 260
第二节 课外学习与课外活动 263
第三节 考试改革 266
一 对考试次数、学科门数的改革与控制 266
二 考试方式的改革 266
三 成绩评定方法的沿革 266
第四节 教学手段的改革 267
第五章 学校选介 268
第一节 省级示范性高中 268
第二节 市级示范性学校、管理规范化学校 272
第六编 中等职业教育 284
第一章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284
第一节 职业技术教育概况 284
第二节 教学工作 292
一 教学计划与管理 292
二 专业设置与学制 293
三 课程与教材 295
四 技能竞赛 298
五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299
六 联合办学与校企合作 300
第三节 学生 301
一 招生 301
二 资助 303
三 对口升学 303
四 就业 304
第四节 学校简介 305
第二章 中等师范教育 311
第一节 师范教育概况 311
第二节 中等师范学校简介 312
第三节 教师进修学校 316
第三章 技工教育 324
第一节 概述 324
第二节 学校 324
第三节 教学 328
第四节 学生 330
第七编 高等教育 332
第一章 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332
第一节 普通高等教育 332
一 三门峡大学 332
二 三门峡工学院 333
三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333
第二节 其他高等教育 336
一 广播电视大学教育 336
二 高等函授教育 339
三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340
第二章 学制 专业 课程 340
第三章 教学与科研 342
第一节 教学工作 342
第二节 科研与交流 347
一 组织机构 347
二 学术科研成果 347
三 科技学术交流、校际互访及外事活动 351
第四章 德育与体育 354
第一节 德育工作 354
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学 354
二 形势政策教育 354
三 社会实践活动 354
四 行为管理规范教育 355
五 各项德育活动 355
第二节 体育工作 357
一 体育课教学 357
二 课外体育活动 358
三 体育运动比赛、竞赛活动 358
第五章 学生 360
第一节 入学 360
一 入学资格 360
二 招生工作 361
第二节 在校期间费用 361
第三节 毕业与就业指导 362
第四节 奖励与荣誉 363
第八编 其他教育 366
第一章 特殊教育 366
第一节 概述 366
第二节 教学与管理 366
第三节 学校 369
第二章 成人教育 374
第一节 扫盲 374
第二节 乡村农民技术教育 376
第三节 成人高、中等教育与自学考试 379
第四节 城镇职工教育 380
第五节 成人教育学校 382
第三章 社会力量办学 38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88
第二节 发展概况 388
第三节 学校 393
第九编 招生与考试 400
第一章 考试的历史演变与普通高校招生 400
第一节 科举考试 400
第二节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400
第三节 普通高招考试科目设置 407
第四节 普通高校招生的组织机构 409
第五节 历年高招录取情况 410
第二章 普通中招与高中毕业会考 417
第一节 中等专业学校招生 417
第二节 高中毕业会考 419
第三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421
第一节 组织机构 421
第二节 开考专业 422
第三节 考试管理 422
第四章 成人教育招生考试 425
第一节 成人教育招生考试的发展历程 425
第二节 招生对象和报考条件 426
第三节 考试科类与科目 427
第四节 招生考试管理机构的设立 428
第五章 研究生招生 428
第十编 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 431
第一章 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机构 431
第一节 三门峡市基础教育教研室 431
第二节 三门峡市职业技术教育教研室 431
第三节 成人教育教学研究室 431
第四节 三门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432
第二章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 432
第一节 教材研究 432
第二节 教法研究 438
第三节 教研活动 441
第四节 教研成果 447
第三章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教学研究 459
第一节 教学研究工作职责范围 459
第二节 教学研究活动 460
第四章 教育科研 462
第一节 素质教育研究及课题研究 462
第二节 教育科研成果 464
第十一编 教师 470
第一章 教师队伍概况 470
第一节 发展概况 470
第二节 学历概况 474
第二章 教师管理 477
第一节 资格认定与队伍整顿 477
第二节 职务评定与聘任 481
第三节 任用权限与编制 483
一 任用权限 483
二 编制 483
第三章 教师教育 486
第一节 短期培训 486
第二节 系统专项培训与进修 487
第四章 民办教育和代课教师 490
第一节 民办教师 490
第二节 代课老师 493
第五章 教师待遇 494
第一节 工资待遇 494
第二节 福利待遇 501
第三节 社会地位 505
一 尊师风尚 505
二 参政议政 506
三 荣誉表彰 507
第十二编 教育经费与教育设施 511
第一章 教育经费 511
第一节 来源与渠道 511
第二节 支出与安排 523
第二章 教育设施 527
第一节 校舍场地 527
一 校舍场地建设 527
二 危房改造 529
第二节 教育装备 531
一 图书资料 531
二 仪器设备及课桌凳 532
三 电化教育设备、计算机设备 535
第十三编 德育 539
第一章 任务目标内容 539
第一节 任务与目标 539
第二节 内容 540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队伍 544
第一节 组织机构 544
第二节 队伍 545
第三章 实施途径 546
第一节 思想品德课教学 546
第二节 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活动 548
第十四编 体育 卫生 艺术 563
第一章 体育 563
第一节 体育科教学 563
第二节 课外体育活动 564
第三节 课余体育训练 567
第四节 体育运动比赛与体育运动会 568
第二章 卫生 576
第一节 卫生机构与卫生保健 576
第二节 学校卫生教育 577
第三节 疾病的防治 579
第三章 艺术 582
第一节 学校艺术工作概况 582
第二节 艺术科教学 583
第三节 课外艺术活动 584
第十五编 县区教育概况 589
第一章 湖滨区教育 589
第二章 灵宝市教育 592
第三章 义马市教育 594
第四章 渑池县教育 597
第五章 卢氏县教育 599
第六章 陕县教育概况 603
第七章 三门峡经济开发区教育 605
第十六编 人物 607
第一章 人物传略 607
第一节 古代教育名人 607
第二节 近现代教育名人 609
第二章 人物简介 618
第一节 教育行政领导 618
一 三门峡市教育局(教委)正职领导 618
二 三门峡市教育局副职领导 620
第二节 教学名师 627
第三节 三门峡在外教育名人 648
第三章 人物名表 652
第四章 名录 664
附录 668
一 教育论述 668
二 报刊文章选辑 682
三 教育人生与感悟 700
四 碑文辑录 713
五 校歌选辑 718
六 三门峡市学校基本情况 723
七 供稿员情况简表 756
编后记 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