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承——中国县志吧[www.xianzhi8.com]搜集保护数万册明代、清代、近代县志等数字电子版资料,涵盖全国各地乡镇志、县志、区志、市志、省志、通志、府志、文物志、地名志及各类古籍资料等.您可以网站右上角地名关键词检索,如果站内没找到您需要的地方志或站外资料也可联系客服帮您代寻。
当前位置:首页>县志下载>西北地区>扶风案板遗址发掘报告 PDF电子版下载

扶风案板遗址发掘报告 PDF电子版下载

  • 服务:¥10.00 元
  • 格式:PDF电子版
联系咨询:

县志简介

    扶风案板遗址发掘报告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年

    366 页

    ISBN 7030086406

    作者: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编著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与自然环境 1

    一、历史沿革 1

    二、自然环境特征 1

    第一章 地理位置与发掘经过 1

    第二节 文化分期 2

    图一 案板遗址地理位置及发掘区分布图 2

    第二节 发掘经过 3

    一、发现与调查经过 3

    二、发掘经过 4

    第二章 地层堆积与文化分期 7

    第一节 地层堆积情况 7

    一、沟北区(GB) 7

    (一)地层堆积 7

    图二 沟北区(GB)第二、三期遗迹平面分布图 8

    图三 GBTl2、T15遗迹平面分布图及南壁剖面图 9

    图四 GBT20~T25遗迹平面分布图及南壁剖面图 10

    二、沟南东区(GND) 11

    (一)地层堆积 11

    (二)遗迹打破关系 11

    图五 沟南东区(GND)遗迹平面分布图 12

    图六 GNDT5~T7遗迹平面分布图及北壁剖面图 13

    三、沟南中区(GNZ) 14

    (一)地层堆积 14

    (二)遗迹打破关系 14

    图七 沟南中区(GNZ)仰韶时期遗迹平面分布图 15

    图九 GNZT22、T21、T23、T24南壁剖面图 16

    图八 GNZTl6、T18、T20、T22西壁剖面图 16

    (二)遗迹打破关系 17

    图一○ 沟南西区(GNX)遗迹平面分布图 18

    四、沟南西区(GNX) 18

    图一一 GNXTl南壁剖面图 19

    (一)地层堆积 19

    二、第二期遗存 20

    一、第一期遗存 20

    (二)遗迹打破关系 20

    三、第三期遗存 21

    (一)椭圆形桶状 22

    一、灰坑 22

    第一节 遗迹 22

    第三章 第一期遗存 22

    图一二 第一期灰坑平、剖面图(一) 24

    图一三 第一期GNDH30出土陶器 25

    图一四 第一期GNDH31出土陶器 26

    (二)圆形桶状 26

    图一五 第一期GNDH11出土陶器 27

    图一六 第一期GNZH65出土陶器 28

    (三)圆形锅底状 28

    图一七 第一期灰坑平、剖面图(二) 29

    (四)不规则形 29

    图一八 第一期GNDH27出土陶器 30

    二、壕沟 30

    图一九 第一期GNDH24出土陶器 31

    (一)陶系 32

    一、陶器 32

    第二节 遗物 32

    (二)纹饰 33

    图二○ 第一期彩陶纹样 35

    (三)制法 36

    (四)器形 36

    图二一 第一期尖底瓶 38

    图二二 第一期平底瓶 39

    图二三 第一期A型大口深腹罐 41

    图二四 第一期B型大口深腹罐 42

    图二五 第一期鼓腹罐 43

    图二六 第一期圆腹罐 44

    图二七 第一期高领罐 45

    图二八 第一期圜底盆、曲腹盆 46

    图二九 第一期叠唇盆 47

    图三○ 第一期直口钵 49

    图三一 第一期敛口钵 50

    图三二 第一期叠唇缸 51

    图三三 第一期陶瓮 52

    图三四 第一期陶盘、碗、勺 53

    图三五 第一期陶杯 54

    图三六 第一期器盖 55

    图三七 第一期陶刀、陶锉、陶环、陶塑人像 56

    图三八 第一期陶纺轮 57

    二、石器 58

    图三九 第一期石器 59

    图四○ 第一期石球 60

    三、骨角器 60

    图四一 第一期骨、角、蚌器 61

    第四章 第二期遗存 63

    第一节 遗迹 63

    一、灰坑 63

    (一)圆形袋状坑 65

    (二)椭圆形袋状坑 65

    (三)圆形桶状坑 65

    图四二 第二期灰坑平、剖面图(一) 66

    图四三 第二期灰坑平、剖面图(二) 67

    图四四 第二期GNDH28出土陶器 68

    (四)椭圆形桶状坑 68

    图四五 第二期GNZH1出土陶器 69

    图四六 第二期GNDHl9出土陶器 70

    图四七 第二期灰坑平、剖面图(三) 71

    图四八 第二期GNDH25出土陶器 72

    图四九 第二期GNZH38出土陶器 73

    (五)圆形锅底状坑 73

    图五○ 第二期GNDH26出土陶器 74

    (六)椭圆形锅底状坑 74

    图五一 第二期GNDH29出土陶器 75

    (一)小型房址 76

    (二)大型房址 76

    二、房址 76

    图五二 第二期GNZF3平面图 77

    (一)陶系 79

    第二节 遗物 79

    一、陶器 79

    (二)纹饰 81

    (四)器形 82

    (三)制法 82

    图五三 第二期尖底瓶 84

    图五四 第二期A型大口深腹罐 86

    图五五 第二期B型大口深腹罐 87

    图五六 第二期鼓腹、圆腹、高领罐 88

    图五七 第二期宽沿浅腹盆 89

    图五八 第二期A型深腹盆 91

    图五九 第二期B型、C型深腹盆 92

    图六○ 第二期敞口浅腹盆 93

    图六一 第二期直口钵 94

    图六二 第二期敛口钵 95

    图六三 第二期浅腹钵 96

    图六四 第二期厚唇缸 97

    图六五 第二期平沿缸 98

    图六六 第二期盂、瓮、盘形器 99

    图六七 第二期陶盘 100

    图六八 第二期陶碗 100

    图七○ 第二期器盖 101

    图六九 第二期陶杯 101

    图七一 第二期陶甑 102

    图七二 第二期陶灶 103

    图七三 第二期陶釜 104

    图七四 第二期陶抄(GNZHl:101) 105

    图七五 第二期器座 106

    图七六 第二期陶刀 107

    图七七 第二期陶纺轮 108

    图七八 第二期陶塑人像(一) 109

    图七九 第二期陶塑人像(二) 110

    图八○ 第二期陶环 112

    图八一 第二期陶钏 113

    图八二 第二期陶饼形器、陶球、陶陀螺形器、陶铲 114

    二、石器 115

    图八三 第二期石刀 116

    图八四 第二期石斧、石锛、石铲、石凿 117

    图八五 第二期石球、石镞、石矛、石网坠、石锄 119

    三、骨角蚌器 120

    图八六 第二期石笄 120

    图八七 第二期骨镞 121

    图八八 第二期骨针、骨笄、骨角锥 123

    图八九 第二期骨匕及骨、牙、蚌、珍珠饰品 125

    第五章 第三期遗存 126

    第一节 遗迹 126

    一、灰坑 126

    图九○ 第三期灰坑平剖面图(一) 128

    图九一 第三期GBH7出土陶器(一) 129

    (一)袋状坑 129

    图九二 第三期GBH7出土陶器(二) 130

    图九三 第三期GBH7出土陶器(三) 131

    图九四 第三期GBH7出土陶器(四) 132

    图九五 第三期GBH7出土陶器(五) 133

    图九六 第三期GBH7出土陶器(六) 134

    图九七 第三期GBH26出土陶器(一) 135

    图九八 第三期GBH26出土陶器(二) 136

    图九九 第三期GBH26出土陶器(三) 137

    图一○○ 第三期GBH26出土陶器(四) 138

    图一○一 第三期GBH41出土陶器 139

    图一○二 第三期GBH49出土陶器 140

    (二)桶状坑 140

    图一○三 第三期灰坑平剖面图(二) 141

    图一○四 第三期GNDHl6出土陶器(一) 142

    图一○五 第三期GNDHl6出土陶器(二) 143

    图一○六 第三期GNDHl6出土陶器(三) 144

    图一○七 第三期GBH42出土陶器 145

    (三)锅底状坑 146

    图一○八 第三期灰坑平削面图(三) 147

    图一○九 第三期GBH20出土陶器(一) 148

    图一一○ 第三期GBH20出土陶器(二) 149

    (四)不规则形坑 150

    图一一一 第三期GBH20出土陶器(三) 150

    图一一二 第三期GNDHl0出土陶器 151

    图一一三 第三期GBH33出土陶器 152

    图一一四 第三期GBH48出土陶器 153

    二、房址 153

    图一一五 第三期GBF1、F2平剖面图 154

    三、陶窑 155

    图一一六 第三期GBYl平剖面图 155

    第二节 遗物 156

    一、陶器 156

    (一)陶系 156

    (二)纹饰 156

    (四)器形 159

    (三)制法 159

    图一一七 第三期A型筒形罐(一) 162

    图一一八 第三期A型筒形罐(二) 163

    图一一九 第三期A型筒形罐(三) 164

    图一二○ 第三期A型筒形罐(四) 165

    图一二一 第三期A型筒形罐(五) 167

    图一二二 第三期B型筒形罐(一) 168

    图一二三 第三期B型筒形罐(二) 169

    图一二四 第三期单耳罐(一) 171

    图一二五 第三期单耳罐(二) 173

    图一二六 第三期单耳罐(三) 174

    图一二七 第三期双耳罐(一) 175

    图一二八 第三期双耳罐(二) 177

    图一二九 第三期陶斝 178

    图一三○ 第三期陶豆 179

    图一三一 第三期陶鼎 179

    图一三二 第三期陶缸 181

    图一三三 第三期小口圆肩瓮 182

    图一三四 第三期大口深腹瓮 183

    图一三五 第三期釜灶 185

    图一三六 第三期敞口杯 186

    图一三七 第三期单耳杯 187

    图一三八 第三期双耳杯 188

    图一三九 第三期无耳小壶 189

    图一四○ 第三期单耳壶、双耳壶 190

    图一四一 第三期喇叭口平底瓶(一) 192

    图一四二 第三期喇叭口平底瓶(二) 193

    图一四三 第三期刻槽盆(一) 195

    图一四四 第三期刻槽盆(二) 196

    图一四五 第三期刻槽盆(三) 197

    图一四六 第三期刻槽盆(四) 198

    图一四七 第三期浅腹盆 199

    图一四八 第三期深腹盆 200

    图一四九 第三期陶盂 201

    图一五○ 第三期陶碗 202

    图一五一 第三期器盖 203

    图一五二 第三期陶纺轮 204

    图一五三 第三期陶球、陶陀螺形器 206

    图一五四 第三期陶环 207

    二、石器 207

    图一五五 第三期石铲 208

    图一五六 第三期石锛 209

    图一五七 第三期石凿 210

    图一五八 第三期石刀 211

    图一五九 第三期石矛、石刀 213

    图一六○ 第三期石斧 214

    图一六一 第三期石镞 215

    图一六二 第三期石钻、石笄、石环、石纺轮等 216

    三、骨、角器 217

    图一六三 第三期骨镞 218

    图一六四 第三期骨角器 219

    第一节 墓葬形制 221

    一、墓圹 221

    第六章 西周墓葬 221

    (一)直壁式 221

    (二)斜壁式 221

    图一六五 GNZ区周墓分布平面图 222

    图一六六 直壁式墓 223

    图一六七 斜壁式墓 223

    (三)二层台式 224

    图一六八 二层台式墓 224

    图一六九 葬具与葬式 225

    二、葬具 225

    一、陶器 226

    第二节 随葬品 226

    四、墓向 226

    三、葬式 226

    图一七○ 陶鬲 227

    图一七一 陶罐 228

    图一七二 陶豆 229

    图一七三 石、蚌、贝器 230

    三、蚌、贝器 230

    二、石器 230

    三、关于墓葬的年代问题 231

    二、关于随葬陶器的组合问题 231

    一、关于墓葬的分组及性质问题 231

    第三节 有关问题的分析讨论 231

    一、墓室 233

    第一节 墓葬形制 233

    第七章 汉代墓葬 233

    二、甬道及墓道 233

    图一七四 GNZM23墓室结构图 234

    第二节 随葬品 234

    一、陶器 234

    图一七五 M23随葬陶罐 235

    图一七六 M23随葬陶器、铜器(一) 236

    图一七七 M23随葬陶器、铜器(二) 240

    二、煤精制品 241

    三、铜器 241

    图一七八 M23随葬陶器、铜器及煤精制品 242

    图一七九 M23随葬铜镜(拓片) 243

    第八章 案板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研究 245

    第一节 动植物遗存反映环境气候演变规律 245

    一、渭河流域典型遗址孢粉地层的比较研究 245

    二、渭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植被、气候的演变过程 248

    三、环境气候的演变规律 251

    第二节 仰韶时期遗存的初步研究 253

    一、地层关系与遗迹单位的分类 253

    二、典型器物的演变与分期 254

    三、渭泾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分区研究 257

    第三节 案板第三期遗存与渭泾河流域龙山时代早期诸文化的比较研究 261

    一、发现与研究概况 261

    二、文化分布及其自然环境的比较 262

    三、文化特征的比较 264

    四、文化源流的比较 267

    五、几点认识 270

    附表一 案板遗址GND区灰坑登记表 271

    附表二 案板遗址GNX区灰坑登记表 272

    附表三 案板遗址GNZ区灰坑登记表 272

    附表四 案板遗址GB区灰坑登记表 274

    附表五 案板遗址墓葬登记表 276

    附录一 案板遗址孢粉分析 277

    附录二 案板遗址灰土中所见到的农作物——兼论灰像法的改进 286

    附录三 陕西扶风案板遗址动物遗有的研究 290

    编后记 295


    · 扶风案板遗址发掘报告 PDF电子版下载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是广大青少年、海外游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历史文明、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专书。
    · 本扶风案板遗址发掘报告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需要本地其他志书和文史资料请在网站上方搜索框输入地名或关键词检索。

    · 在您联系我们之前请务必阅读理解的内容:《网站服务声明》在您联系我们之时即表明您已悉知声明。
    · 服务流程:微信或qq转账红包,支付宝支付相关款项,然后我们通过微信、qq或邮箱发送文件。
    · 联系客服微信/QQ:247390556(请注明来意) 邮箱a@xianzhi8.com
    ·如果站内没找到您需要的地方志或站外资料也可联系客服帮您代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