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机车车辆厂志 1900-1993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1996 年
672 页
ISBN 7806031030
作者:
四方机车车辆厂史志编纂委员会
目录第一篇 工厂概况工厂概况 1
第二篇 工厂大事记工厂大事记 15
第三篇 解放前党的活动与工人运动第一章 建厂初期工人队伍状况第一节 工人队伍的形成与发展 43
第二节 工人的劳动与生活状况 44
第三节 工人自发的反抗与斗争 44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一节 圣诞会和艺徒养成所同学会的成立 45
第二节 王荷波在工厂的革命活动与工人早期的罢工斗争 46
第三节 邓恩铭、李慰农在工厂的革命活动与党团组织的建立 47
第四节 1925年胶济铁路与四方机厂工人大罢工 49
第五节 胶济铁路总工会与四方机厂工会的成立与活动 49
第六节 刘少奇来四方指导工人运动 50
第七节 沪青惨案后援会 51
第八节 军阀张宗昌血腥镇压工人运动 51
第九节 伦克忠、韩文玉赴京控诉帝国主义与军阀的罪行 52
第三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一节 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53
第二节 党组织的恢复与活动 54
第三节 工人补习学校里的斗争 55
第四节 1930年1月的增薪运动 55
第五节 1930年6月的反工贼斗争 56
第六节 1931年春节罢工 56
第七节 1932年中共四方党支部的建立与活动 57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第一节 日本侵略者的暴政 57
第二节 工人的反抗斗争 58
第三节 抵制试制生产炮弹的斗争 58
第五章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一节 国民党政府统治下工人的生活状况 59
第二节 中共地下组织在工厂的活动 59
第三节 1948年1月要面粉斗争 60
第四节 护厂斗争 60
第四篇 体制机构第一章 隶属沿革 61
第二章 建国前机构设置 61
第三章 建国后机构设置 63
第三节 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 90
第四节 日本第二次占领时期 90
第二节 日本第一次占领时期 90
第五篇 基本建设第一章 解放前的基本建设第一节 德国始建时期 90
第五节 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 91
第二章 第六个五年计划前的基本建设第一节 基本建设部门管理机构 91
第二节 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93
第三节 第二个五年计划和三年调整时期 93
第四节 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 94
第五节 第四、五个五年计划时期 94
第六节 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 95
第三章 首次全面技术改造第一节 组织机构 96
第二节 全面技术改造的依据 96
第三节 规划立项 97
第四节 客车系统扩建工程 98
第五节 机车系统改扩建工程 100
第六节 全面技术改造的效果与效益 101
第六篇 生产发展第一章 蒸汽机车的修理与制造第一节 组装 113
第二节 修理 113
第三节 制造 113
第二章 内燃机车的制造与修理第一节 制造 114
第三章 客车的修理与制造第一节 组装 117
第二节 修理 117
第三节 制造 117
第二节 修理 117
第四章 货车的修理与制造第一节 组装 122
第二节 修理 122
第三节 制造 123
第五章 援外与出口生产第一节 援外机车 123
第三节 出口印度尼西亚柴油发电机组 124
第二节 援外与出口客车 124
第六章 机车车辆主要部件的生产第一节 机车主要部件的生产 125
第二节 车辆主要部件的生产 125
第三节 其他零部件生产 126
第七篇 企业管理第一章 企业管理第一节 概况 131
第二节 建国后规章制度的演变 146
第三节 建国后工厂规章制度目录 150
第二章 生产管理第一节 生产指挥系统 166
第二节 生产作业计划 168
第三节 生产调度 170
第四节 在产品管理 172
第五节 生产协作 173
第六节 现场管理 174
第三章 计划管理第一节 管理机构 176
第二节 生产经营计划 177
第三节 经济责任制 178
第四节 生产技术准备 179
第五节 成本与价格 180
第六节 产品销售 181
第七节 综合统计 182
第四章 技术管理第一节 机车产品设计 187
第二节 客车产品设计 194
第三节 技术、工艺 219
第四节 工艺纪律 224
第五节 工艺装备 225
第六节 技术革新与合理化建议 226
第二节 标准化工作 233
第五章 标准化管理第一节 管理体制 233
第六章 信息管理第一节 管理体制 237
第二节 档案管理 238
第三节 档案利用 240
第四节 科技信息 241
第五节 计算机应用 242
第七章 计量理化管理第一节 计量管理 243
第二节 理化试验 245
第八章 质量管理第一节 产品质量检验 247
第二节 机车验收 250
第三节 车辆验收 252
第四节 售后服务 253
第九章 设备管理第一节 管理体制 255
第二节 设备管理 256
第三节 土地管理 263
第十章 物资管理第一节 管理体制 270
第二节 计划与定额 274
第三节 仓库管理 277
第四节 物资回收与利用 279
第十一章 劳动人事管理第一节 管理体制 282
第二节 人事管理 283
第三节 工资与奖励 287
第四节 劳动组织与定额 299
第十二章 财务管理第一节 管理体制 302
第二节 全面经济核算 303
第三节 固定资产管理 303
第四节 财务成本 303
第五节 流动资金供应 304
第十三章 审计管理第一节 管理体制 307
第二节 财务收支(定期)审计 307
第三节 中层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307
第四节 基本建设项目审计 308
第五节 专项审计调查及经济效益审计 308
第六节 其他工作 308
第十四章 安全管理第一节 管理体制 308
第二节 安全管理 309
第三节 环境保护 315
第四节 爱国卫生 316
第五节 绿化工作 318
第十五章 能源管理第一节 管理体制 319
第二节 能源消耗定额 320
第三节 节约能源 320
第十六章 计划生育管理第一节 管理体制 322
第二节 主要工作 323
第十七章 行政管理第一节 厂务工作 324
第二节 公安保卫工作 328
第三节 总务工作 331
第十八章 对外交流与技术合作第一节 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 333
第二节 合资项目 339
第十九章 协会管理第一节 科学技术协会 341
第二节 企业管理协会 344
第八篇 生产系统第一章 机车系统第一节 机车车间 347
第二节 液力传动车间 349
第三节 柴油机一车间 352
第四节 柴油机二车间 353
第五节 柴油机三车间 354
第六节 机车车体车间 355
第七节 部件车间 357
第八节 机车解体车间 357
第二章 客车系统第一节 客一车间 358
第二节 客二车间 360
第三节 客三车间 361
第四节 客车机械车间 362
第五节 转向架车间 364
第三章 热加工系统第一节 锻工车间 365
第二节 铸铁车间 366
第三节 热处理车间 368
第四章 后方系统第一节 工具车间 370
第二节 修机车间 371
第三节 电气车间 372
第四节 动力车间 375
第五节 运输车间 378
第六节 建筑车间 379
第七节 制备车间 380
第五章 客车分厂第一节 概况 382
第二节 客车系统扩建工程建设情况 384
第三节 生产经营 388
第四节 客车总装车间 391
第五节 钢结构车间 392
第六节 木制件车间 393
第八节 动修站(车间) 394
第七节 运务科(车间) 394
第九节 电修站(车间) 395
第六章 沧口分厂(铁路铸造厂)第一节 概况 396
第二节 管理 400
第三节 铸钢车间 403
第四节 动修车间 404
第五节 准备车间 406
第九篇 多种经营与集体企业第一章 四机实业总公司第一节 管理体制 409
第二节 经营管理 409
第三节 争创效益 411
第二章 青岛四机工业公司第一节 管理体制 415
第二节 生产经营 416
第三节 产品开发 416
第四节 湖岛基地建设 416
第五节 公司下属单位 419
第三章 棘洪滩劳动服务公司第一节 历史沿革 423
第二节 主要工作 424
第三节 公司各厂队 425
第十篇 文化·教育·文艺·体育第一章 教育概况第一节 管理体制 428
第二节 学历教育 429
第二章 职工教育第一节 工人培训 431
第二节 干部培训 435
第三节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 437
第四节 委外、外委等培训 437
第三章 教学机构第一节 职工学校 438
第二节 职工大学 440
第三节 职工政治学校 441
第五节 技工学校 442
第四节 联办职业高中 442
第六节 职工子弟小学 450
第七节 幼儿园 453
第四章 职工文化生活第一节 职工俱乐部 455
第二节 职工文艺创作与演出 456
第三节 职工文化艺术节 459
第四节 图书馆 460
第五章 职工体育活动第一节 组织机构 461
第二节 体育设施及群体活动 461
第三节 职工运动会 463
第四节 老年人体育协会 464
第十一篇 生活福利第一章 职工宿舍第一节 概况 465
第二节 宿舍管理与分配 466
第三节 住房制度改革 470
第二章 职工医院第一节 概况 472
第二节 医疗工作 475
第三节 卫生防疫 481
第三章 职工食堂第一节 概况 488
第二节 食堂管理 489
第三节 职工福利 490
第四节 青岛新欣畜禽良种场 491
第四章 劳动保险第一节 概况 491
第二节 劳动保险 492
第三节 职工生活 492
第四节 职工退休 495
第五章 其他生活服务第一节 托幼工作 497
第三节 液化气管理 498
第二节 职工家属区浴池 498
第四节 工厂招待所 499
第五节 职工疗养院 500
第六节 家属工作 501
第十二篇 党群工作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四方机车车辆厂委员会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委工作 50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委工作 507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委工作 513
第四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委工作 514
第二章 分厂(公司)党务工作第一节 青岛铁路铸造厂党务工作 533
第二节 客车分厂党务工作 537
第三节 青岛四机工业公司党务工作 539
第三章 党的组织工作第一节 机构设置 541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 541
第三节 组织建设 544
第四节 党员队伍建设与党员教育管理 546
第五节 统战工作 551
第四章 党的干部工作第一节 机构设置 552
第二节 干部管理 553
第三节 人事档案管理 559
第五章 党的宣传工作第一节 机构设置 560
第二节 宣传教育 560
第三节 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561
第四节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处 562
第五节 火车头报社 562
第六节 工厂电视台 567
第六章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第一节 机构设置 568
第二节 纪律检查 569
第三节 打经工作和行政监察 575
第七章 党校第一节 体制沿革 578
第二节 党员干部培训 579
第三节 学历教育及教学研究 579
第八章 老干部工作第一节 老战士协会 580
第二节 机构设置 581
第三节 主要工作 583
第二节 民兵建设 584
第九章 人民武装第一节 机构设置 584
第三节 征兵与退伍工作 586
第四节 拥军优属与军民共建 586
第五节 人民防空工作 587
第十章 工会第一节 机构设置 590
第二节 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591
第三节 建设“职工之家” 593
第四节 宣传教育 594
第五节 劳动竞赛 597
第六节 职工民主管理 600
第七节 女工工作 602
第十一章 职工代表大会 604
第十二章 共青团第一节 团的组织机构 608
第二节 团员代表大会 609
第三节 团的主要工作 610
第四节 组织建设 612
第十三篇 人物第一章 革命烈士第一节 郭恒祥 617
第二节 伦克忠 618
第四节 纪子瑞 619
第三节 尹振邦 619
第五节 傅书堂 620
第二章 英模人物第一节 顾懋林 621
第二节 贾培谟 621
第三节 梁振隆 622
第三章 名录 623
第四章 建国后历任厂级负责人简介(部分) 636
第十四篇 附录附录 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