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志简介
【书名】:《北京社科精品文库 田野民俗志》
【作者】:董晓萍著
【出版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时间】:2015
【页数】:565
【ISBN】:7303187782
绪论
一、民俗志与民族志
二、田野民俗志与文献民俗志
三、田野民俗志的研究目标
四、田野民俗志的理论、方法与资料来源
五、田野民俗志视角与田野作业
六、田野民俗志的结构框架
第一部分 田野作业的学术史及其在当代的发展
第一章 新民族志与民俗文化学
第一节 民众知识理论的变迁
一、民众知识理论发展的三阶段
二、模式的失落
第二节 民俗文化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基本框架
一、资料描述法
二、民众思维的结构与分层
第二章 新民族志与民俗学
第一节 新老两代学者的理论分歧
一、民俗与民族
二、民俗与传统
三、民俗与小群体
第二节 认同
一、认同的理论结构与民俗学的再结构公式
二、传统的理论结构与民俗学的再结构形态
三、文化的理论结构与民俗学的再结构研究
第三节 一国民俗学的学说
一、日本的一国民俗学
二、芬兰的一国民俗学
三、德国的一国民俗学
四、中国的一国民俗学
五、一国民俗学的理论特征
第三章 新民族志与民间文艺学
第一节 民间文学叙事的本质
一、民俗学与民间文学
二、民间文学研究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三、表演学派
四、民间文学叙事行为研究的其他问题
第二节 民俗与民间叙事类型
一、民俗学研究与民间叙事研究的几个边界
二、民间叙事类型的思维结构
第三节 中介媒介与民间艺术
一、中介媒介
二、个体人类学
三、民间艺术的情境
四、民间艺术的象征性
第四节 史诗类型
一、史诗的容量
二、史诗的形式
三、史诗的地位
四、史诗的表演
第四章 新民族志与中国民俗学田野作业的方式与问题
第一节 中国现代民俗学田野作业的历程
一、文本式田野作业
二、民族志式田野作业
三、对现代民俗学田野作业的反思
第二节 西方现代学者对中国民俗文化的调查研究
一、民间戏曲和民间谚语研究
二、民间说唱艺人及其文本研究
三、民间传说研究
四、村落宗族经济民俗研究
第三节 当代民俗学田野作业理论的发展
一、重返印度与田野作业国际化
二、印欧合作的国际化培训
三、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概念转型
第二部分 田野作业过程模式理论
第五章 田野作业过程模式
第一节 田野作业过程模式的建立
一、田野作业是一种成年礼
二、田野作业是一种双文化经验
三、田野作业是一种学术活动
第二节 田野作业过程模式的发展
一、田野作业是一种民族志教育
二、田野作业是一种知识
三、田野作业是一种视角
四、田野作业是一种定向研究
第六章 田野关系
第一节 居住
一、居住的定义
二、拟亲属关系
三、熟人关系
四、官方关系
五、文化翻译关系
六、居住的理论特征
七、居住的变化
第二节 定位
一、定位的定义
二、固定位
三、主体位
四、修辞位
五、定位的现代策略
第三节 视角
一、视角的定义
二、挫折描述
三、双窗口
四、表达模拟式
第四节 听话
一、听话的定义
二、局内词和局外词
三、连系词
四、性别词
五、翻译词
六、协调词
七、表演词
八、锁定词
九、关键词
第七章 田野叙述
第一节 现场叙述
一、现场叙述的定义
二、现场活动计划
三、现场访谈观察
四、现场情境分析
五、现场方法
六、现场联想
七、现场资料记录
八、现场理论要点
第二节 比较叙述
一、比较叙述的定义
二、超越背景的比较叙述
三、限定资料的比较叙述
四、历史—生态法的比较叙述
五、统计法的比较叙述
第三节 反观叙述
一、反观叙述的定义
二、反观叙述的要点
三、反观叙述的反馈
四、反观叙述的结构
五、反观叙述的样本
第四节 假设叙述
一、假设叙述的定义
二、假设的工具概念
三、文献分析的假设
四、实物分析的假设
五、数据属性的假设
六、假设叙述的样本
第五节 阐释叙述
一、阐释叙述的定义
二、背景法
三、相似性和对立性
四、象征法
第六节 文学叙述
一、文学叙述的定义
二、文学叙述的个案
三、文学叙述的原则
第八章 田野报告的写作与表述策略
第一节 田野报告的理论框架
一、田野阐释的知识增殖理论
二、田野阐释的描述分类
三、田野报告的理论表达要点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田野报告的写作技术
一、从现实活动进入历史分析
二、从历史文献进入现实活动分析
第三节 田野报告小说的记述策略
一、田野报告小说的定义
二、田野报告小说与文学传统
三、现代田野小说
四、民俗学小说
第三部分 现代田野作业技术的特殊训练
第九章 准备工作
第一节 案头准备
一、阅读文献
二、田野作业选题
三、预设假说
四、编制计划
五、编制日程表
第二节 选点
一、原地调查点
二、回访调查点
三、专题调查点
四、考察确认点
五、邀访调查点
六、普选选点
第三节 出发准备
一、精神准备
二、物质准备
第十章 调查方法
第一节 与地方信息提供者合作
一、地方信息提供者的定义
二、寻找地方信息提供者
三、地方信息提供者的作用
第二节 参与观察
一、参与观察的定义
二、参与观察的方法
第三节 现场访谈
一、访谈要点
二、访谈方法
三、访谈技术
四、访谈文本
第四节 绘图与照相
一、勘测和绘图
二、使用采录设备
第五节 转写技术
一、转写人的操作技术
二、转写人的素质条件
第六节 答谢原则
一、田野作业伦理原则
二、答谢的方式
第十一章 整理资料
第一节 建立档案
一、建档价值
二、建档内容
第二节 编辑资料集
一、分类目录
二、编辑原则
三、编辑方法
第三节 电子典藏
一、电脑编码
二、属性描述
第四部分 田野作业个案选例
选例一 河北定县秧歌戏调查
一、定县秧歌的类型与民间解释
二、从定县秧歌的表演看民间剧场观
三、定县秧歌的民间传记录资料与现代华北社会的变迁史
选例二 河南宝丰书会调查
一、马街书会的基层社会组织及其说唱经卷民俗
二、道教说唱经卷的分类与流浪走唱活动
三、民间经卷的信仰与民间文艺表演
选例三 陕西泾阳社火调查
一、泾阳县的地理、历史、水利与民俗社会概况
二、泾阳社火的组织者、队伍构成与节目结构
三、泾阳社火活动的核心点与民众的思想观念
四、泾阳民间水管理传统中的权力象征与现代变迁
选例四 山西四社五村用水民俗调查
一、古代水利碑管理传统与民间水渠管理的技术制度
二、民间水渠的供水制度和民国以来的技术改造
三、民间水渠的技术管理与社会关系管理
四、民间水渠的水费收缴与现代农村税费改革
选例五 北京账簿老字号成文厚调查
一、成文厚的商人和商业活动资料
二、成文厚商人的商业经营能力和管理成效
三、成文厚商人理念与基层政府决策的微观比较分析
后记
· 本田野民俗志_董晓萍著_2015版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在您联系我们之前请务必阅读理解的内容:《网站服务声明》在您联系我们之时即表明您已悉知声明。
· 服务流程:微信或qq转账红包,支付宝支付相关款项,然后我们通过微信、qq或邮箱发送文件。
· 联系客服微信/QQ:247390556(请注明来意) 邮箱a@xianzhi8.com
☛ 回到首页检索其他
·如果站内没找到您需要的地方志或资料也可联系客服帮您代寻
扫一扫添加微信或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