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志简介
万县地区文化艺术志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 年
548 页
ISBN 7220032625
作者:
四川省万县市文化局编纂
概述 施荣良 1
大事记 11
第一篇 文化机构 11
第一章 机构演变 62
第一节 清末和中华民国时期的文化机构 62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文化机构 63
第二章 万县地区文化局 68
第一节 职掌 68
第二节 局内组织机构 69
第三节 局直属文化单位 73
第四节 业务指导系统 74
第五节 干部人事管理 79
第六节 计划财务管理 83
第七节 地级党政分管文化工作的历届领导 87
第三章 万县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87
第二篇 文物 89
第一章 文物机构和文物工作 9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90
第二节 文物保护管理 91
附:文物保护单位 93
第三节 调查和发掘 99
第四节 文物维修 100
第五节 文物展览 101
第六节 培训工作 101
第七节 学术研究 102
第八节 表彰奖励 103
第二章 不可移动的文物 103
第一节 古遗址和化石采集点 103
附:巫山猿人伴生动物群 107
第二节 古墓群 111
第三节 古城址 117
第四节 古建筑 120
第五节 摩崖造像和石刻 130
第六节 近现代文物 136
第三章 库藏文物 140
第一节 青铜器 140
第二节 陶瓷器 146
第三节 古字画 148
第四章 三峡库区万县地区淹没区文物概况 150
第一节 将被淹没的文物点 151
第二节 淹没区文物价值评估 152
第三篇 文学 155
第一章 文学活动 156
第一节 古代近代文学活动择要 156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文学活动 160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文学活动 163
第二章 文学报刊 167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主要报刊 167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主要报刊 168
第一节 小说 172
第三章 文学创作 172
第二节 诗歌 173
第三节 散文(杂文、随笔) 175
第四节 报告文学 176
第五节 文学评论 176
第六节 民间文学 177
第四章 作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 178
第一节 作家协会 178
第二节 民间文艺家协会 179
第四篇 歌话剧 181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歌话剧活动 182
第一章 艺术活动 182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歌话剧活动 184
第二章 歌话剧表演团体 190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歌话剧表演团体 190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歌话剧表演团体 191
第三章 歌话剧创作及获奖 198
第一节 歌话剧的创作演出 198
第二节 歌话剧创作演出获奖情况 200
第一章 梁山灯戏 203
第五篇 戏曲 203
第一节 梁山灯戏的形成 204
第二节 艺术特色 204
第三节 艺术活动 209
第四节 主要班社剧团 211
第五节 梁山灯戏研究 213
第二章 川剧 213
第一节 艺术活动 214
第二节 剧目建设 223
第三节 主要班社剧团 224
第四节 艺术队伍建设 232
第三章 京剧 233
第一节 艺术活动 235
第二节 剧目建设 243
第三节 主要班社剧团 244
第四节 艺术队伍建设 247
第四章 其他剧种 248
第一节 曲剧 248
第二节 踩堂戏 249
第四节 皮影、木偶 250
第三节 端公戏 250
第五章 戏剧刊物与戏剧家协会 251
第一节 戏剧刊物与专著 251
第二节 戏剧家协会 252
第六篇 杂技 254
第一章 艺术活动 254
第一节 国内重大艺术活动 254
第二节 对外文化交流 257
第一节 继承发展的主要节目 259
第二章 杂技节目 259
第二节 改革创新的主要节目 260
第三章 杂技演出团体 261
第一节 万县地区杂技团 261
第二节 其他杂技队 264
第四章 艺术队伍建设 264
第二节 四川省杂技艺术家协会会员 266
第三节 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会员 266
第一节 万县地区杂技艺术家协会 266
第五章 杂技艺术家协会 266
第七篇 曲艺 267
第一章 艺术活动 268
第一节 晚清与中华民国时期的曲艺活动 268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曲艺活动 270
第二章 曲种与曲目 275
第一节 竹琴 275
第二节 扬琴 276
第三节 清音 277
第四节 评书 278
第五节 花鼓 278
第七节 其他曲种 279
第六节 金钱板 279
第三章 主要班社剧团 280
第一节 清末与中华民国时期的班社 280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曲艺团(队) 281
第四章 曲艺家协会 283
第一节 万县地区曲艺家协会 283
第二节 四川省曲艺家协会会员 284
第三节 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284
第八篇 音乐舞蹈 285
第一节 音乐活动 286
第一章 音乐 286
第二节 民间音乐 292
第三节 主要作者作品及获奖 296
第四节 音乐家协会 298
第二章 舞蹈 298
第一节 舞蹈活动 298
第二节 民间舞蹈 302
第三节 主要作者作品及获奖 304
第四节 舞蹈家协会 305
第一章 书法 306
第九篇 书法美术摄影 306
第一节 书法活动 307
第二节 主要作者作品及获奖 313
第三节 书法家协会、研究会 315
第二章 美术 317
第一节 美术活动 318
第二节 主要作者作品及获奖 327
第三节 美术家协会、研究会 332
第三章 摄影 333
第一节 艺术摄影活动 333
第二节 主要作者作品及获奖 336
第三节 摄影家协会 338
第十篇 电影发行放映 340
第一章 电影发行放映机构 34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41
第二节 学会、协会 343
第二章 电影放映网 345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电影放映活动 345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电影放映网的发展 346
第三章 放映网管理 351
第一节 行政管理 351
第二节 普及放映 352
第三节 劳动竞赛 354
第四节 技术管理 356
第四章 影片发行 358
第一节 发行沿革 358
第二节 农村影片发行 359
第三节 城市影片发行 359
第四节 科教影片发行 360
第五章 电影宣传 361
第一节 农村电影宣传 361
第五节 电影展览、汇映活动 361
第二节 城市电影宣传 363
第三节 电影宣传管理 364
第四节 电影评论活动和电影宣传画展 367
第六章 业务经营 370
第一节 计划财务 370
第二节 放映设备供应与维修 373
第七章 队伍培训与建设 375
第一节 业务培训 375
第一节 兼营录像发行放映的缘起 377
第八章 录像发行放映 377
第二节 院校培训 377
第二节 录像发行 378
第三节 录像放映 378
第十一篇 图书发行 380
第一章 图书发行机构 381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主要书店 381
附:万县地区主要私营书店一览表 384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国营书店——新华书店及协会 385
第二节 各县新华书店的基本建设 394
第一节 万县地区新华书店的基本建设 394
第二章 新华书店的基本建设 394
第三章 新华书店的管理 395
第一节 管理体制 395
第二节 发行业务管理 396
第三节 财务管理 398
第四节 劳动管理 399
第四章 图书发行 400
第一节 发行类别 400
第二节 发行方式 406
第三节 发行网点 408
第十二篇 图书馆事业 410
第一章 公共图书馆 411
第一节 机构 411
第二节 藏书建设 414
第三节 图书流通 417
第四节 业务辅导 419
第五节 嘉奖 421
第六节 公共图书馆概况 422
第一节 述略 428
第二章 各系统图书馆 428
第二节 各系统主要图书馆 430
第三章 图书馆学会 434
第一节 万县地区图书馆学会 434
第二节 四川省图书馆学会会员 439
第三节 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 439
第十三篇 群众文化 440
第一章 群众文化管理机构 441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群众文化管理机构 441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群众文化管理机构 442
第一节 节日活动 453
第二章 群众文化活动形式 453
第三节 展览 455
第二节 文艺演出、比赛 455
第四节 辅导培训及编印文艺资料 456
第五节 理论研究和艺术科研 458
第六节 黑板报、墙报 459
第七节 幻灯 459
第三章 群众文化活动 460
第一节 清朝及中华民国时期的群众文化活动 460
第八节 广播及其他 460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群众文化活动 461
第四章 表彰奖励 477
第一节 国家、文化部表彰 477
第二节 省、厅表彰 477
第五章 群众文化学会 479
第一节 万县地区群众文化学会 479
第二节 四川省群众文化学会会员 480
第三节 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 480
第一章 文化市场概况 481
第一节 书报刊市场 481
第十四篇 文化市场 481
第二节 娱乐市场 483
第三节 音像市场 485
第四节 演出市场 487
第五节 其他 488
第二章 文化市场管理 48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89
第二节 管理 491
第十五篇 以文补文 496
第一节 以文补文起步阶段的主要活动 497
第一章 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的重大活动 497
第二节 以文补文蓬勃发展时期的主要活动 499
第二章 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的经营管理 503
第一节 以文补文的几种类型 503
第二节 经营管理的主要方式 505
第三节 以文补文的经营效益 506
第十六篇 人物 508
第一章 文化名人传 508
破山海明 508
方炳南 509
竹禅 509
沈祖荣 510
冉樵子 511
熊子良 511
刘孟伉 512
刘既明 514
杨吉甫 514
李重人 516
张旭明 517
何其芳 517
甘祠森 519
杨剑莹 520
乔金升 521
潘鼎新 521
罗泅 523
罗广斌 523
牟世金 525
第二章 文化名人简介 526
易开基 526
方敬 526
冉友侨 527
马识途 527
郭嗣汾 528
熊道光 528
汪文仲 529
蒋孔阳 529
傅世悌 529
刘江 530
杨子星 530
杨兴隆 531
王雪崖 531
余倩 531
刘淑芳 531
黄万波 532
张永枚 532
贺小书 533
向万鏖 533
赵学彬 533
冯光钰 534
谌容 534
邓星盈 535
周康渝 535
雷九泰 535
陈富民 536
吕红文 536
叶新涛 536
第三章 文化艺术名人录 537
第一节 高级专业艺术(技术)人员 537
第二节 万县地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文化艺术)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539
第三节 受省以上表彰的先进个人 539
附:受国家、部改表彰的先进集体 540
第一节 艺术系列中级专业艺术(技术)人员 541
第四章 文化艺术人名录 541
第二节 群众文化系列中级专业艺术(技术)人员 543
第三节 图书资料系列中级专业艺术(技术)人员 544
第四节 文博系列中级专业艺术(技术)人员 544
第五节 出版系列中级专业艺术(技术)人员 544
第六节 工艺美术系列中级专业艺术(技术)人员 545
第七节 工程系列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545
第八节 会计系列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545
第九节 经济系列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545
后记 546
· 本万县地区文化艺术志 PDF电子版下载是PDF电子版不是实体书,PDF电子版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请您知晓。您可以联系我们查看更多本志的截图。
· 在您联系我们之前请务必阅读理解的内容:《网站服务声明》在您联系我们之时即表明您已悉知声明。
· 服务流程:微信或qq转账红包,支付宝支付相关款项,然后我们通过微信、qq或邮箱发送文件。
· 联系客服微信/QQ:247390556(请注明来意) 邮箱a@xianzhi8.com
☛ 回到首页检索其他
·如果站内没找到您需要的地方志或资料也可联系客服帮您代寻
扫一扫添加微信或QQ